赤峰市在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過程中,通過建立新型農牧業生產加工輸出樣板模式,打造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,推動農牧業的發展。內蒙古臺記者張景陽,赤峰臺記者何鍵報道:
(口播)最近一段時間,赤峰市元寶山區一些市民的餐桌上悄悄發生了變化,下班回家,他們能從社區門口的田野餐桌公司取回搭配好的半成品蔬菜。這給忙于上班的高智慧帶來了很多方便:他們在服務理念上我感覺非常超前,老百姓都喜歡這種形式。尤其現在上班都沒時間。
百姓體會到的方便,源自內蒙古田野餐桌有限責任公司新推出的“中央廚房”新模式,這種模式從蔬菜種植、凌晨采摘、上午包裝、冷藏配送,全部實現數字化監控,新鮮的蔬菜從基地直接到達百姓的餐桌。內蒙古田野餐桌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金友:我們公司的模式呢就是產銷直通,直營配送,主要是作區域化的全產業鏈管理,像從種植到采摘,到包裝,到配送,全封閉運行,確保食材的安全。
赤峰市農牧業技術雄厚,在落實8337發展思路中,產業化、標準化、現代化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手段,為傳統產業開辟了新天地。截止目前,赤峰市建設的農畜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已經有77個,擁有知名商標54個。通過打造草原綠色品牌,提高農畜產品在國內外的綜合競爭力,把赤峰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綠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。赤峰市市長包滿達:我們赤峰市要搞五百萬畝,蔬菜大棚一百萬畝,節水優質紫花苜蓿兩百萬畝,節水經濟林一百萬畝,有節水滴灌馬鈴署一百萬畝,膜下滴灌谷子一百萬畝等等這些。在畜牧業方面,我們潛力更大,我們引進了香港亞盛、廣東溫氏、南京雨潤、中糧集團,還有挑戰集團五大集團。
|